發表時間:2025-08-22 來源:CPSE安博會
在蘇州街頭,一輛無人駕駛送貨小車正穿梭其間。據介紹,無人送貨小車在物流、醫藥、商超、生鮮配送領域,市場推廣速度很快。不僅安全,且百公里電費僅需十幾元。而它們能自主識別路況、導航送貨,靠的是“智能大腦”,這背后離不開強大算力的支撐。
目前,這輛送貨小車已經在全國31個省份、280多個城市銷售了7000多輛,支撐這些車輛高效運行的是超千卡的智算算力規模,這相當于2500臺普通電腦同時計算,而如此龐大的算力來源于算力調配中心。
這里的算網大腦融合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級算力和量子算力,能根據各行各業的計算需求,調度各地算力中心提供支撐。而為無人送貨小車提供的算力,僅僅是其中極小的一部分。
算力,是指每秒鐘能夠處理的信息數據量。在人工智能時代,算力成為不可或缺的基礎能源。“十四五”期間,中國的算力基座發展的現狀如何呢?
黑龍江哈爾濱的智算中心節點,是全球運營商規模最大的單集群智算中心。NPU卡(智算卡)不僅是智算中心最核心的設備,也是國產芯片性能最高的產品。它的算力規模達到6.93EFLOPS,相當于6940萬臺4核PC電腦的算力總和。
據悉,算力中心建設需要適度超前于市場需求。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爆發式發展,以及年初DeepSeek的橫空出世,只有超前建設算力的企業,才能拿到最多的市場訂單。按照傳統建設慣例,這類智算中心通常需要270天左右才能建成,但為了盡早搶占市場,他們只用了200天,提前70天完成建設。
“十四五”期間,中國已經確立了8個算力樞紐,分別是京津冀樞紐、長三角樞紐、粵港澳大灣區樞紐、成渝樞紐、內蒙古樞紐、貴州樞紐、甘肅樞紐、寧夏樞紐。同時,還規劃建設了十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各地算力建設上演“速度與激情”,并從大城市周邊,正在加速向西部地區拓展。
隨著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駕駛的發展,各地對算力的需求越來越多,而正加速建設的算力中心也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據介紹,全球60%的GDP都是由數字化驅動產生的,每投入一元的算力,會帶來三到四元的GDP的增長。
“東數西算”工程將東部的大量數據跨越幾千公里傳輸到西部的數據中心集群進行處理。為了更好地利用西部算力資源,在上海出現了新型的算力超市。
作為中國首個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這里的企業下樓就能購買算力。社區內的“算力生態超市”以超市的方式呈現在平臺上,人工智能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像購買水電一樣輕松獲取所需要的算力服務。這不僅助力企業更好地迭代研發創新產品,還能將企業算力成本降低近一半。
不僅如此,新興產業對算力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長。巡航無人機無需飛手操控,就可由算力中心直接遠程指揮。它們不僅可以自動觀測農作物長勢,預測產量;還可以發現水庫大壩的微小裂縫。
此外,算力中心還能通過攝像頭應用于監考場景,可以對交頭接耳、傳紙條等違規行為實時識別并發出警報,為考試公平公正提供有力保障。
據AI醫療、能源、工業、旅游、氣象、云電腦、低空經濟等領域的專家所知,這些產業與人工智能的融合正持續增加算力需求,而未來隨著人工智能指數級裂變,將推動算力產業爆發式增長。